编者按:
本栏目由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青年编委卢旭副教授组稿,共收录4篇论文,主要涉及天然活性产物提取与分离技术应用及产物活性表征的内容。
传统的有机溶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资源中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但依然存在提取得率低、处理步骤复杂、部分试剂存在毒性等问题。近年一些新型绿色溶剂 (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新型提取模型(如响应面和神经网络等)与新型提取技术(闪式提取技术、超声微波联用提取技术、生物酶法提取技术等)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提取、分离和纯化食品资源中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应用已引起医学、药学等领域专家的强烈兴趣,并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基础研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舒怡,左佳昕,戴鑫,高淑娟,张怡,卢旭
薏苡仁是传统药食两用植物,其中活性成分的获得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淀粉、多糖、油脂方面,而薏苡仁寡糖却并未深入报道。寡糖具有调节肠道的酸性环境,促进肠内矿物质吸收和益生菌繁殖等功效,是天然产物高效利用的难题。微波由电磁波与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穿透物质后进行偶极旋转产生热量,实现快速加热提取;超声波则通过空化气泡引起的机械效应增强溶剂渗透到细胞多孔表面的能力,在较低温度下提高产量;超声-微波辅助提取(UMAE)不仅适当地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且弥补了各自的不足。文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协同微波-超声波技术辅助制备薏苡仁寡糖,具有提高得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力。

常高萍,林巧燕,张敏,郭佳瑄,李志朋,杜希萍,姜泽东
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又称红毛菜、红毛苔等,在我国主要产自福建省莆田市。红毛藻不仅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降血压和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商业食用红藻。目前国内外对红毛藻的研究多集中在红毛藻多糖、藻红蛋白及其生理学特性,而关于红毛藻小分子活性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却很少报道。

程婉婷,陈世钰,贤凤,胡坤,高静
低共熔溶剂具有成本低、易于设计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与亲水性低共熔溶剂和其他基于鏻的疏水性低共熔溶剂相比,萜烯类低共熔溶剂黏度较低,在萃取类胡萝卜素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选择和设计提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溶剂中,需事先了解溶剂的基本性质,目前对于疏水性低共熔溶剂研究较少,基于薄荷醇和有机酸类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对环境危害小,和类胡萝卜素相容性高,是潜在的绿色萃取溶剂。

高奇,李齐激,杨柳,杨娟,孙超
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 Cass.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又名白薇、白眉草,生于林缘、草丛中或旷野荒地上,主产于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气活血等功效。该药材为多民族广泛应用的重要民族药用资源,在苗族、水族、彝族、壮族中均有应用。研究发现香豆素类成分是毛大丁草中的特征性功效成分,而与其相关的提取工艺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文章通过对提取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以总香豆素的提取率为检测指标,优选毛大丁草总香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产地毛大丁草总香豆素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考察。

点击题目即可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