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综述/专论通过梳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前景预测,可及时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领域最新资讯对于科学发展来说,综述极为重要。2023年《化学试剂》综述与专论集锦精选了多篇热点文章,内容涉及有机合成、生化药用试剂、环境吸附、检测分析、功能材料等。该集锦分为上下集,可以帮读者快速定位相关领域高价值综述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等:浅析硫化学应用前景

孟娇龙,姜雪峰

引用本文孟娇龙,姜雪峰浅析硫化学应用前景[J]. 化学试剂,202345(6): 20-25.

 

硫元素,是近代化学工业和现代化学工业紧密相关的最重要元素之一。生命体内,硫元素主要以含硫巯基的氨基酸和多肽的形式存在,是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化工生产中,硫元素广泛用于橡胶、纸浆、玻璃、石油加工和金属提取等领域,含硫化合物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源领域,硫参与了生物质能源、光催化水分解等研究,如硫掺杂碳材料被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传感器等领域。硫元素和含硫化合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广泛应用性,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湘潭大学李春艳教授等:基于BODIPY的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的研究进展
 

赖申枝,谢俊英,李春艳,刘燕,肖洁

引用本文赖申枝,谢俊英,李春艳,等基于BODIPY的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 2023,45(5)11-20.

 
 
 

活性氧(ROS)是一种重要的含氧化学活性物质,与各种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但过量的ROS可能会导致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甚至癌症等,因此有效的识别和检测ROS具有重要意义。氟硼二吡咯亚甲基(BODIPY)由于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优异的光化学稳定性以及可行的衍生化,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检测ROS。针对不同的活性氧进行分类,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基于BODIPY荧光探针用于检测ROS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BODIPY荧光探针检测ROS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研究ROS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3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李金花研究员等:分子印迹材料在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中的应用
 
 
 
 

孙大妮,温宇浩,侯铭洋,张悦,宋乐慧,李金花,刘惠涛

引用本文:孙大妮,温宇浩,侯铭洋,等分子印迹材料在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中的应用[J]. 化学试剂,202345(6)1-10.

 
 
 

新污染物具有隐蔽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其生态效应和环境健康影响远超传统污染物。新污染物的筛查与识别是研究其环境行为、健康危害及消减控制等的首要前提,而功能材料在筛查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备受青睐。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两大类新污染物,综述了2020年以来MIPs材料在其筛查与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用于MIPs制备的新技术和新策略,如表面印迹技术、虚拟模板印迹策略。重点总结了MIPsPOPsEEDs筛查与识别中的应用,包括样品前处理、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分析。最后,对新污染物MIPs的制备和筛查识别应用进行了展望

 
 

 
 

4

天津大学黄跟平教授等: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全球芯样沉积记录研究及现状综述
 

谭新来,武英欣,黄跟平,邹红艳

引用本文:谭新来,武英欣,黄跟平,等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全球芯样沉积记录研究及现状综述[J]. 化学试剂,202345(6): 11-19.

 
存储地质年代信息的芯样如岩芯、冰芯等是重建有机污染物沉积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全球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历史趋势以及污染来源。与浓度相比,沉积通量能更好地反映有机污染物的沉积历史和排放情况。因此收集了全球基于芯样研究有机污染物沉积通量的相关数据,总结和分析了有机污染物在世界各地的沉积情况,全面阐述了全球有机污染物的沉积记录、空间分布以及使用芯样时应注意的问题。多环芳烃(PAHs)在全球的沉积通量总体符合其在研究区域内的生产、排放历史;多氯联苯(PCBs)的沉积通量出现“双峰”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冰川融化可能会导致所存储的有机污染物重新释放到环境中。

 
 

5

北京建筑大学王崇臣教授等:HKUST-1(Cu)及其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李阳,王崇臣

引用本文:李阳王崇臣. HKUST-1(Cu)及其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 2023, 45(9)38-46.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复合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性能,在水处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关注。HKUST-1(Cu)作为一种具有突出吸附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近年已经成为吸附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研究热点。详细探讨HKUST-1(Cu)和相关复合材料的一般合成方法及其去除各类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HKUST-1(Cu)和相关复合材料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个方便于理解的概述。根据HKUST-1(Cu)和相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其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6

沈阳化工大学张立新教授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李昌兴,刘东东,高一星,张静,张立新

引用本文:李昌兴,刘东东,高一星,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化学试剂, 2023,45(3)29-36.

 

自上世纪80年代吡虫啉上市以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便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登记国家超120个,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高效的内吸性杀虫剂,能有效控制刺吸式害虫以及部分双翅目、鞘翅目害虫。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信号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麻痹而亡。具有杀虫谱广、低毒低残留的优点,并且具有胃毒和触杀等多重作用。概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理、结构分类、及其在农业害虫防治的应用

 

7

陕西理工大学冯自立教授等:多肽药物口服给药稳定性研究进展

王彬,段丛雪,王珊珊,陈旺,冯自立

引用本文王彬,段丛雪,王珊珊,等.多肽药物口服给药稳定性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2023,45(1)24-32 .

 

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药物因其高选择性与高效性已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较差的药代动力学与有限的生物屏障渗透性等问题,多肽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其通常通过胃肠外途径给药。主要为多肽药物的口服给药进行综述、介绍了多肽类药物面临的挑战及改善其口服稳定性的策略,如酸碱度调节、酶抑制剂、渗透促进剂及化学法修饰,并对纳米粒载体给药系统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开发设计临床多肽类口服药物提供参考。

 

 

8

华南农业大学周琢强副教授等:天然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刘懿锋,林汝娟,周琢强

引用本文:刘懿锋林汝娟周琢强天然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 2023, 45(2)22-32.
 
 
 
 
 
 
 
 

二氢黄酮醇即3-羟基二氢黄酮,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备受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关注。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结构修饰还可改善或改变其活性。因此对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及结构修饰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帮助

 

 

上一篇:2023 年 《化学试剂》特约专题集锦

下一篇:2023年《化学试剂》化学品与环境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