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化学试剂》综述与专论集锦

 
 

编者按:综述/专论通过梳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前景预测,可及时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领域最新资讯,对于科学发展来说,综述极为重要。2022年《化学试剂》综述与专论集锦包含多篇热点文章,内容涉及有机合成、生化药用试剂、环境吸附、检测分析、功能材料等。可以帮读者快速定位相关领域高价值综述文献。

北京化工大学许家喜教授等重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袁鑫,许家喜

引用本文:袁鑫,许家喜.重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J].化学试剂,2022,44(2):161-168.

文章介绍了重氮转移法、其他官能团的重氮化法和重氮化合物的修饰法,重点对近十余年发展的新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重氮化合物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来修饰重氮化合物,可能会成为未来制备新重氮化合物的主要发展方向。

北京工业大学孙继红教授等pH和温度响应型介孔SiO2杂化材料的药物控释研究进展

 

徐小欢,孙继红

引用本文:徐小欢,孙继红.pH和温度响应型介孔SiO2杂化材料的药物控释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3):328-338.

文章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刺激响应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SiO2纳米材料在DDSs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针对pH和温度响应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策略和响应机理及其在药物缓控释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目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辽宁大学房大维研究员等:碱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刘娜,由晓蕾,王玲芳,张金策,魏杰,房大维

引用本文:刘娜,由晓蕾,王玲芳,等.碱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J].化学试剂, 2022,44(5): 653-661.

本文对近十年来不同配体、不同中心金属组成的碱土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其在丙交酯开环聚合中的催化活性、可控性和立体选择性进行了综述。对碱土金属的应用前景作出了高度展望,并指出了未来碱土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方向。
 

太原理工大学高文超副教授等:基于纳米材料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的应用

 

韩高寰,李静,张冰,王之飞,汤顺洁,赵志换,高文超

引用本文:韩高寰,李静,张冰,等.基于纳米材料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的应用[J].化学试剂, 2022,44(6):801-809.

文章总结了基于纳米材料和Apt结合的比色传感器的构建方案和显色原理;归纳了基于纳米材料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在农药、癌症标志物、生物小分子、抗生素、重金属离子等目标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基于比色法开发的传感器的不足,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张淑琴副教授等:不同官能团改性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刘义,张淑琴,任大军,张晓晴

引用本文:刘义张淑琴,任大军.不同官能团改性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 2022,44(4):495-503.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壳聚糖改性的相关研究,重点归纳总结了利用胺基、羧基、巯基以及杂环等改性修饰制备壳聚糖吸附剂的研究,并分析不同壳聚糖基吸附剂的应用效果和吸附机理。进一步展望了壳聚糖基吸附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开发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提供参考。

桂林理工大学吴雄志副教授等:基于氟硼二吡咯亚甲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朱金彪,闫力强,吴雄志

引用本文:朱金彪,闫力强,吴雄志.基于氟硼二吡咯亚甲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 2022,44(5):633-642.

文章综述了2019年以来BODIPY荧光探针在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活性氧和生物硫醇等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了BODIPY荧光探针的设计思路,对比了它们的检测性能;指出了BODIPY荧光探针的不足,并展望和预测了BODIPY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昊阳副研究员等质谱分析导向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进展

张倩,宋玮,王昊阳

引用本文:张倩,宋玮,王昊阳.质谱分析导向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1):1-9.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质谱分析导向的低残留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二甲氧基甲砜基嘧啶衍生化、低残留稳定同位素标记季铵化衍生化、新型胍剂化合物的衍生化等技术与方法。一些在常规电喷雾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条件下无法有效离子化的目标分子,在衍生化后产生新的正电荷中心或成为容易被电离物种而被质谱检测,从而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学检测灵敏度。该类研究显著优势在于所开发的衍生化试剂本身不是离子型化合物,新产生的电荷中心或易于离子化的基团由行生化反应引入。过量的衍生化试剂易于除去,不会对随后的质谱分析产生明显干扰。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代谢组学、食品安全分析,质谱成像以及单细胞分析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文章提出未来发展质谱分析导向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难点和重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赵雅彬副教授指纹氨基酸检测技术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田师思,王利雪,李泽龙,刘兆伦,刘硕,张婧文,赵雅彬

引用本文:田师思,王利雪,李泽龙,等. 指纹氨基酸检测技术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J]. 化学试剂,2022,44(12): 1705-1711.

指纹是犯罪现场最重要的痕迹物证之一。氨基酸是指纹内源性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指纹遗留物中的氨基酸常用作显现指纹纹线的反应物。但现场指纹往往模糊而缺乏形态学价值,检测潜在指纹中氨基酸含量并挖掘其更多维的证据信息则成为法庭科学领域的必然趋势。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学分析方法使得检测指纹中的超微量氨基酸成为可能。文章对氨基酸的基本性质、检测方法与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并比较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优劣,同时指出刑事科学技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期为氨基酸检测技术在法庭科学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分离萃取】低共熔溶剂在天然产物萃取中的应用进展

黄一波,蒋磊

引用本文:黄一波,蒋磊.低共熔溶剂在天然产物萃取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1): 10-20.

文章介绍了DES的分类、合成及性质,重点阐述低共熔溶剂DES在萃取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尤其是在多糖和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中的广泛使用。分析了影响DES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进一步展望了DES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荧光探针】丝氨酸蛋白酶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尧功梅庞承云蒙柳卫李清

引用本文:尧功梅,庞承云,蒙柳卫,.丝氨酸蛋白酶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6): 791-800.

文章重点回顾了近5年来文献中报道的性能优异的常见丝氨酸蛋白酶荧光探针;以各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显色标记为出发点,总结了目前丝氨酸蛋白酶荧光探针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为丝氨酸蛋白酶的荧光探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展望了未来丝氨酸蛋白酶荧光探针研究的发展方向。

                  

【生物医药】抗菌肽的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进展

 
 
 
 

段丛雪王彬,王珊珊,陈旺,冯自立

引用本文:段丛雪,王彬,王珊珊,.抗菌肽的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 2022,44(10): 1411-1420.

通过结构修饰得到的抗菌肽类似物不仅维持甚至有了更好的活性,同时还具有了一些新的优良特性;随着药物化学改造策略的完善和一些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抗菌肽在耐药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有机合成】有机铋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贾自自,吴孝兰

引用本文:贾自自,吴孝兰. 有机铋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J]. 化学试剂,2022,44(10): 1433-1438.

文章综述了有机铋化合物作为当量试剂进行的反应和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未来发展可以着重于开发更多的催化剂种类,进一步拓宽有机铋化合物可参与的两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种类以及开发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功能材料】沸石分子筛绿色高效合成的研究进展

吴春洋,王知微,赵莹,张红丹,程鹏

引用本文:吴春洋,王知微,赵莹,等.沸石分子筛绿色高效合成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11): 1543-1550.

从合成原料和合成方法两方面对当前沸石分子筛材料绿色合成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就沸石分子筛材料绿色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天然产物】香芹酚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韩维玲,张冬城,王江河,贺银菊,陈阔,彭莘媚

引用本文:韩维玲,张冬城,王江河,等香芹酚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概述[J]化学试剂,2022,44(11): 1551-1557.

基于近些年香芹酚及其衍生物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综述了其在抗菌、抗氧化、抗癌、抗神经系统疾病及抗寄生虫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提出了香芹酚衍生物未来的研究要点;为香芹酚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医药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发光试剂】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的研究进展

张连梅,王宇红,赵英杰,刘璐,毛雪,邸萌婕

引用本文:张连梅,王宇红,赵英杰,等.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 2022,44(2): 169-177.

文章介绍电致化学发光及其机理;重点介绍了不同半导体量子点的ECL发射特点;指出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COFs材料】sp2-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黄小莹,张黎君,孙淑香,徐元清

引用本文:黄小莹,张黎君,孙淑香,.sp2-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3): 349-36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晶态高分子材料,通过定向的拓扑聚合将有机结构单元聚合为高度有序和延伸的二维或者三维框架材料。近5年来,合成化学的进展大大地促进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实现了完全共轭的具有大π体系的sp2-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通过不同的设计原则和合成策略来构筑基于sp2-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展示了该类材料的性质、功能以及结构多样性。并就关键的科学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上一篇:【特约专刊】化学品与环境文章推荐

下一篇:2022年《化学试剂》分析与测试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