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身边众多女性,她们执着、坚韧、严谨和睿智,在科技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攻克科研难关中展示女性风采。在第114个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化学试剂》编辑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期刊发展的女性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所有女性学者节日快乐!
本期精选了14篇2023年由女编委、女作者发表在本刊的热点学术论文进行分享,以展示女化学家的魅力和风采,敬请关注~~
女性学者文章概览
1. 综述
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等:Piers硼烷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石燃料是最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和主要能源,它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资源枯竭以及多次“石油危机”。实现化石气体原料和生物质资源的高效、绿色转化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这些转化中,过渡金属催化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占据了包括合成氨、烯烃聚合等工业合成的最大份额。
赵玉芬院士
2. 综述
北京工业大学赵丽娇教授等:介孔硅纳米载体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纳米载体可使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部位,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已成为癌症精准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其中,介孔硅纳米粒子(MSNs)作为一种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孔体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
赵丽娇教授
3. 综述
湘潭大学李春艳教授等:用于生物成像的近红外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对不同结构的荧光探针进行分类讨论,系统介绍了以花菁、半花菁、氧杂蒽和氟硼吡咯染料为荧光团的近红外探针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近红外小分子荧光探针在对生物分子识别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这对荧光探针的性能提升和未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4. 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李金花研究员等:分子印迹材料在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中的应用
新污染物具有隐蔽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其生态效应和环境健康影响远超传统污染物。新污染物的筛查与识别是研究其环境行为、健康危害及治理等的首要前提,相关研究将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李金花研究员
5. 研究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金慧子研究员等:加味桃红四物汤含量测定、指纹图谱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由红花、桃仁、当归、白芍、川芎、地黄6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祛瘀、养血调经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对该方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除传统功效之外,桃红四物汤还可表现出一定的神经保护、抗炎、降血脂等作用。
金慧子研究员
6. 研究论文
付海燕教授
7. 研究论文
上海化工研究院雷雯教授级高工等:稳定同位素在组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雷雯教授级高工
8. 研究论文
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等:稀有人参皂苷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范代娣教授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极难化学合成医药分子的生物制造,聚焦大分子胶原蛋白及四环三萜类物质的合成生物技术及生物学功效、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安全性等从基础研究(生物合成)——功能发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研究,研究涉及新型医药原料、生物医用材料、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新药等领域。
9. 综述
东北电力大学杨淼森教授等:自支撑电极电解水制氢应用研究进展
杨淼森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65%为中科院为中科院一区以上论文, ESI 热点 1 篇,ESI 高被引 3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19.503,授权国际及国内发明专利2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长期从事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电化学(电池、超电容材料)、环境保护、金属防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10. 综述
甘肃政法大学任书芳研究员等:MOFs基电化学传感器及其重金属离子检测应用研究进展
任书芳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硕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级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二等奖,省级一等奖,获省级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称号。西北四省电镜学会理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毒品、毒物物证检测及溯源。
11. 综述
青岛理工大学柴会宁副教授等: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环境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柴会宁副教授
青岛理工大学,硕导,目前在Anal. Chem., Biosense. Bioelectron., Chem. Eng. J., Sens. Actuators B Chem., Organometallic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作为首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荣获青岛理工大学“三八红旗手”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12.研究论文
广东药科大学高静副教授等:酸性低共熔溶剂的理化特性及其与虾青素溶解度的相关性研究
高静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活性物质绿色提取及资源利用等基础研究,聚焦虾青素的高效提取及稳态化技术科学问题。主持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主讲的《食品工程原理》获得广东省一流课程,指导学生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生。
13. 综述
凌芳高工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院毕业,有机化学专业,工程硕士。现任上海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长期从事化学试剂的研发与科研管理工作。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市级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1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多个,参与编写《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书籍。
14. 研究论文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黄冬婷等: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三价金属的识别
黄冬婷工程师
中共党员,硕士,工程师,2016年至今在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发合成和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等工作。先后参与省、市级、企业委托技术研发等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文章8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篇,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
点击题目即可阅读原文!
上一篇:2023年《化学试剂》分离提取技术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