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测试手段层出不穷、检测领域也越来越广。《化学试剂》期刊在2021-2022年刊登了大量分析领域的文章,甄选出部分优秀文章进行分享,欢迎广大读者阅读、下载及引用。

 

 

[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及进展

摘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较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机理研究、性能表征、成分检测等研究领域。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研究者们在使用FTIR技术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简单介绍了FTIR技术的原理,重点总结了近年来FTIR技术在各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建立数学模型以及标准化是除提升仪器自身精度外,提高FTIR测量准确度的发展趋势,这为FTIR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引用本文周枫然,韩桥,王德发,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及进展[J].化学试剂, 2021, 43(8): 1001-1009.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药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是一种结合色谱高分离能力和质谱高鉴别能力的在线分离、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近年来,随着样品前处理技术及配套仪器的不断发展,GC-MS技术的分离性能越来越好、检测灵敏度越来越高,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食药领域中的成分分析、品质分析、掺假鉴别和有害物检测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近5GC-MS在食药检测相关领域的应用,旨在阐明GC-MS在食药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意义,明确其性能特点,总结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引用本文邓高琼陈亨业刘瑞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药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试剂, 2021, 43(5): 555-562.
 

[3]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目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中药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药研究面临化学成分多样、基质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等挑战,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选择性低等缺陷难以解决上述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凭借其高选择性已在中药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广泛用于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有害成分分析、中药代谢研究等多个方面。
引用本文:韩铠营张悦宋志花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化学试剂,202244(9): 1360-1367.
 

[4]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艾叶挥发油成分

摘要:为了建立区分艾叶挥发油产地的数学模型,通过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定量研究桉油精、樟脑、龙脑、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等5种代表性成分。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成分多集中在低沸点馏分,高沸点馏分缺失明显。
引用本文段迪,梁惠媛,吴秋霞,等.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艾叶挥发油成分[J].化学试剂, 2021, 43(10): 1313-1321.
 

[5]QuEChERS-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GC-MS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残留

摘要: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测定土壤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新方法。采用QuEChERSDLLME对土壤中的15PAHs进行了提取与富集,考察提取溶剂、净化剂用量、萃取溶剂种类及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提取和富集,适用于包括澄迈县在内土壤中PAHs灵敏测定。

引用本文王传咪,谭华东,武春媛,等. QuEChERS-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GC-MS 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残留[J].化学试剂, 2022, 44(5): 755-761.
 

[6]吹扫捕集-气质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不同产地和品牌浓香型白酒鉴别

摘要: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差异和生产厂家酿造工艺的差异,使得不同产地和品牌白酒具有不同的挥发性成分。通过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的产地和品牌进行快速鉴别。基于浓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性,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对其产地和品牌进行准确区分,且预测能力指数Q2Y值均大于0.5,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
引用本文李爱兰,乔文君,汪兴财,等.吹扫捕集-气质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不同产地和品牌浓香型白酒鉴别[J].化学试剂, 2021, 43(5): 576-583.
 

[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油中的非皂化物质

摘要:建立了测定植物油中的非皂化成分(角鲨烯及甾醇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其检测限均小于2.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0.12%112.42%。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山茶油、大豆油和玉米油的非皂化物质的含量分析。通过分析还表明,山茶油中的豆甾醇与大豆油(或玉米油)中的存在显著差异,而β-谷甾醇在大豆油与玉米油也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它们可能是防伪分析的重要参数。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和灵敏的优点,这将为今后用于构建动态数据库中综合评价植物油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

引用本文王建鑫,曹旭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油中的非皂化物质[J].化学试剂, 2022, 44(4): 584-589.

[8]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的主成分分析及抗炎镇痛谱效关系研究

摘要:为筛选水冬瓜叶抗炎镇痛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不同采收期10批次水冬瓜叶药材指纹图谱,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抗炎镇痛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0批次药材的相似度为0.875~0.973。聚类分析将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共得到3个主成分。
引用本文:韩忠耀,张涛,黄春丽,等.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的主成分分析及抗炎镇痛谱效关系研究[J].化学试剂,202244(3) : 442-449.
 

[9]龙脑樟挥发油化学成分、抗烟草花叶病毒及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龙脑樟的叶和茎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评价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和抗菌活性。

引用本文杨鹏飞,卢慧,王新峰,等.龙脑樟挥发油化学成分、抗烟草花叶病毒及抑菌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2143(8) : 1090-1094.

 

[10]UPLC-MS/MS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5种全氟化合物

摘要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5种全氟化合物(包括全氟烷基羧酸类、全氟磺酸类、全氟磺酰胺、全氟调聚醇)的检测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1.7μm, 2.1 mm×100 mm)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的5%甲醇水溶液和9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质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对15种全氟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本方法可应用于食用植物油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

引用本文: 张文,闫君,陈婷,等.UPLC-MS /MS 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 15 种全氟化合物[J].化学试剂,202244(3) : 455-461.

 

[11]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雪菊的总黄酮含量

摘要:建立了一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10个不同产地的100份雪菊样品为对象,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雪菊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不同产地雪菊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和对应的总黄酮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雪菊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预测效果良好,结果准确,对快速、无损地测定其他植物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本文:冯昱龙,彭娟,贺小刚,等.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雪菊的总黄酮含量[J].化学试剂,202244(2) : 279-284.

 

[12]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鲜烟叶中游离氨基酸

摘要: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新鲜烟叶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0.2 g样品用5 mL超纯水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后取0.5 mL滤液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80%乙腈和0.1 mol/L乙酸钠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54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8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为250 μg/mL,定量限为0.030.10 mg/g, 3个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4.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5.5%。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新鲜烟叶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引用本文许永,黄丽佳,刘欣,等.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鲜烟叶中游离氨基酸[J化学试剂,202143(6) : 801-805.
 

[13]HPLC-MS/MS法测定养殖场土壤中6种常见抗生素微量残留

摘要:采用全自动快速溶剂萃取法(ASE)将养殖场土壤中四环素、氯霉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唑提取出来,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取畜禽养殖场土壤样品,风干后粉碎机粉碎,60目筛网,准确称取15 g上述样品置全自动快速溶剂萃取池中,20 g硅藻土,以甲醇与乙腈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实验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养殖场土壤等样品的检测,为指导养殖户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了技术依据。
引用本文毛娜,孙志洪,张丽.HPLC-MS /MS 法测定养殖场土壤中6种常见抗生素微量残留[J化学试剂,202143(7) : 945-950.
 

[14]不同产地桔梗的红外光谱整体成分鉴别研究

摘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桔梗的一阶红外光谱图整体上差别并不明显,二阶导数处理后,各产地的特征峰差异得以显现,显微红外光谱图则进一步直观清晰地显现出桔梗皂苷d的含量多少与分布区域,进一步佐证了不同产地桔梗间桔梗皂苷d的含量差异的结果。因此,红外光谱法和显微红外光谱技术提供了大量桔梗的整体化学成分信息,递进式地验证了不同产地桔梗之间的所含物质的量及分布有差异,可以初步鉴别不同产地桔梗,为今后系统完整的选择桔梗入药产地提供依据。
引用本文司雨柔,高韵,解玫莹,等.不同产地桔梗的红外光谱整体成分鉴别研究[J化学试剂,202143(2) : 210- 215.
 

上一篇:特约专题:“荧光探针” 文章推荐

下一篇:热点专题:“生物质材料”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