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湘潭大学李春艳教授组稿,共收录4篇论文,主要涉及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构建及应用等内容。
化学生物传感是获取生物体系内重要化学生物信息以探索各类化学反应过程与生命现象本质的关键技术手段。而作为化学生物传感基石的荧光探针,由于与荧光成像技术结合能够方便地用于生物体系中目标分子及其生物过程的原位实时无损检测和监控,日益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疾病诊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分子工具。然而,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荧光探针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更大的需求。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仍有大量的工作有待去开展,其中的关键是与时俱进地开发新材料、新原理、新方法以提升荧光探针性能,使其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
过氧亚硝酸盐(ONO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氧(ROS),由体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的扩散控制反应产生。正常浓度范围的ONOO−对细胞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如信号转导、氧化还原稳态和免疫反应。截至目前为止,有许多分析方法用于ONOO-检测,如紫外-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电化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法。相比之下,荧光法具有非入侵、选择性高、响应快速、超时空成像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肺纤维化的非放射性和无创性早期诊断可以改善预后,但却是艰巨的挑战。粘度的异常是肺纤维化的典型微环境特征。最近,粘度的精准可视化检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然而,由于其特性复杂,直接观察生物系统中的粘度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线粒体粘度波动与肺纤维化、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

过氧化亚硝酸盐(ONOO-)在生命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抵抗免疫系统中的外来病菌。但是过量的ONOO-可能会引起许多疾病,甚至癌症。因此有效的识别和检测ONOO-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操作方便、选择性高、可实时性和无创性检测等优势,荧光探针法检测ONOO-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荧光金属纳米团簇的尺寸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特殊的结构和尺寸赋予了金属纳米团簇一系列优异的荧光特性,如荧光强度高、抗光漂白性能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脱氧核糖核酸(DNA)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可设计的序列而成为合成金属纳米簇的理想模板。

上一篇:《化学试剂》2021-2022电化学文章推荐(下)
下一篇:《化学试剂》2021-2022年分析测试栏目文章推荐